案例:他爱上了妈妈
可可,19岁,男生,高三,独生子,高个子,爱踢足球,爱唱歌,喜欢王力宏。学习很刻苦。话语不多,朋友不多,没谈过恋爱。
父亲是公司业务经理,忙于工作出差,与家人的交流甚少,很威严,脾气不好,可可说他不会关心家人,比较冷漠。母亲是幼儿园老师,性格随和开朗,爱说爱笑,对儿子和丈夫很体贴,照顾细致。
可可家教很严,不准随便出去跟小朋友玩,所以童年很孤独。记忆中爸爸总是那么忙,那么严厉,常常打骂自己。妈妈在学习上要求很多。但是妈妈的照顾也很多。妈妈还总是把可可看成是长不大的孩子,总是照顾着和要求着。
妈妈对可可的照顾和疼爱中,有很多身体上的接触,比如总是摸摸小脸亲一口;十几岁了还帮可可洗澡;即使可可初三了,上街时她还挽着儿子的胳膊。妈妈亲密可可当时也没觉得怎样,也觉得妈妈挺可爱。
可可从小沉默无趣,朋友很少。直到初中才有两个球友。学习成绩一直保持较好,这是他为之开心的事情。
高二期中考成绩很差,可可为此非常懊恼。之前不久,他又认识飞几个球友中有两个总是言语苛刻,毫不留情地说可可球技差。回家后他总是找妈妈倾诉,跟妈妈发火,从妈妈那得到安抚。可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症状就是对妈妈行为不当。这些问题错综地发生着。
症状简介:
高二下学期以来,可可对妈妈举止不当,常常喜欢抚摸妈妈的身体,难以控制。可可自卑,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无论是学习、踢球还是交朋友。并有幻听,耳边萦绕着蔑视的语言“太差劲了”、“真完蛋”之类。与异性交往比较紧张,尽量躲避与女生说话。但自己很希望像别的男生那样受到异性的欢迎。
一直用药,缓解幻听和头疼症状,由于幻听频繁,且头疼,学习很辛苦,晚上入睡也困难。
个案分析:
从个案的经历来看,与其疾病症状相关的问题似乎很明显,一个是可可对母亲的依恋及爱恋,这与他从小与母亲的亲密交流和与父亲的疏远关系有关,由于母亲扮演的角色不仅是抚养者,甚至也是一个玩伴,也是可以与之特殊亲密的人,而其他人则疏远。现在的可可正值青春期,本是情感依恋从对父母转向对异性的时候,可是这时的可可仍然还是人际疏远,情感压抑,内心自卑的孩子,所以转向就很可能发生障碍。加之母亲一直以来对可可也是很亲密的,于是母亲此时成了可可情感爱恋的对象。
另一个自卑心理的形成也是由来已久的。由于可可从小一直比较“差”,无论是父母还是同学都这么说,于是自己也就认为是这样的。如今自卑心仍然在作怪,这影响了他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在外面无法获得满足,就会转向对宽容的母亲寻求安抚。而妈妈不但可以包容儿子的不完美,还具有可爱、开朗、温暖的性质,所以可可将爱恋投射给了妈妈。
我们也一起做沙盘游戏心理分析和治疗。期待能从深度心理层面解开这个爱恋母亲的情结和自卑情结。
治疗过程概述:
每次治疗都很随意,他想做一个沙盘的时候就做,想谈谈的时候就谈。很多话题是围绕着诸如学习压力,集体活动和与父母渐渐增多的交流。事实上,在得病的一年多时间里,这个家庭也和可可一样发生着变化。
治疗效果:
面谈及沙盘伴随进行着,大约在第9次咨询结束后的周末,可可学校组织了户外野营活动,活动中可可表现的比较自然、积极和外向,主动地参加劳动,还在全校师生面前唱了几首歌,这使可可感到非常自豪。在这次活动中,可可又交了两个好朋友。此后的几周里,可可说自己的生活快乐了许多。
在第14次咨询中,可可的沙盘里出现了一对年轻人,是大学毕业后的自己和女朋友,他描述着未来的自己和女朋友,很开心。
沙盘游戏治疗一共进行了22次。在最后的两次咨询中,可可谈到了很多关于父母、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有的是回忆,有的是希望,还有的是现在的事情。这时的他已经显得成熟了一些,有一种体会生活的心态。
而事实上,可可对妈妈的冲动行为几乎已经没有了,时而有一点点心里面的冲动,但这是他完全可以控制的。他也开始对身边的女生有所观察,更多的异性朋友也在慢慢结交。我们都可以祝贺可可,他的情结在融化。
(案例来源:杭州东方心理分析研究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