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塑造技术可以运用到许多行为领域,例如学生学习社交行为和运动行为,尤其是在用于单一行为方式的建立时,则更为有效。同时也用来改善和消除恐怖症、神经性厌食症、肥胖症及其他神经症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改善和促进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交和工组的行为;在社会教育中,可用于对低能者的训练以及用于治疗某些功能性障碍。
临床上行为塑造技术的采用,要求治疗师与求治者一起首先确定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而后选好为实现此最终目标所需要塑造的靶行为、选好塑造的起点和逐渐逼近最终目标应采取的步骤与每一步骤的子目标。此外,还需要确定达到每一个子目标的有效强化物或奖励,。强化物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社会性奖励,只要它们对求治者有吸引力。
具体的操作程序是:
1) 定义目标行为。一般定义了目标性为后,我们就能判定塑造计划是否会成功,何时会成功。
2) 判断塑造是否是最适合求治者的方法:目标行为是新的,需要学习的;或者过去做过,但是现在不知道如何做了,最近也没有出现目标行为;如果出现了目标行为,只要对其进行差别强化就可以了。
3) 确认初始行为:(1)该行为已经出现过 (2) 它和目标行为接近。另外,初始行为必须和目标行为有些关联。
4) 选择塑造步骤:塑造过程中,个体在进行下一个步骤前,一定要掌握每一步。每一步骤必须比前一个步骤更靠近目标行为连续趋近。同时,每次所选择的塑造步骤必须都包含着合理的预期,即该步骤一旦被掌握,将有助于下一步行为。
5) 选定在塑造计划当中使用的强化物:出现规定的目标行为,则马上提供强化物,强化物避免使得其容易满足,小礼物和赞扬都比较容易避免满足。
6) 对各个连续的趋近的行为进行差别强化。对行为的每个过程都加以强化,等到下个行为出现,则停止前面一个行为的强化对后面一个行为开始强化。最终达到目标行为,也对之进行强化。
7) 按照适当的步骤完成塑造的各个步骤。一旦治疗对象掌握了某一步趋近行为(至少有几次成功地做出该行为),就要马上进入下一个步骤。对某一步强化得过多会造成下一步骤进行得困难,作用对象可能仍会做出先前得行为。同时,如果作用对象尚未掌握某一趋近行为,要进行下一步的强化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通过告诉治疗对象要让他做什么或是暗示他怎样才正确来成功地从一个步骤转入另一个步骤。
摘自:《大学生心理咨询技术与案例》。主编: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李江雪老师。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