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
广义自体心理学的人格发展理论概述

 

广义自体心理学的人格发展理论着重阐述自体的三个成分在自体对象关系中的形成和发展。

1 初始自体的形成

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自体发展分为原始的内聚自体和成熟的内聚自体这两个阶段。前者也叫初始自体,是指形成之初的自体;后者是指发展成熟的自体。两者只是成熟和内聚程度不同,并无质的区别。内聚自体是个两极性结构,由志向、理想、才能和技巧构成,志向和理想之间的张力弧(tensionarc)构成其内在动力,内聚自身统摄自我和防御。

人生之初,并无自体,只有各种与生俱来的生物禀赋和潜能,在与自体对象(self object)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核心自体(nuclear self)。通常,个体一出生就处在神入的(empathic)自体对象环境中,父母基本上能理解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要,此谓正常可期待的神入应答(average expectable empathic responsiveness)。新生儿虽然还没有心理意义上的自体,但是具备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因此,在与其互动时,充当自体对象的父母都误以为新生儿已具有初始自体。因此,母婴互动之始,即自体发展之时。

在与婴儿互动之时,自体对象(早期主要是母亲)在神入的基础上,对婴儿与生俱来的潜能夸大自体(grandiose self)、理想化父母表象(idealized parental imago)和各种与生俱来的才能作出有选择的响应,使婴儿某些潜能得到发展,某些潜能受到阻遏。婴儿潜能各不相同,会诱发父母作出不同反应。父母主要根据婴儿的自然倾向作出反应,而非自己的偏好。父母的选择性反应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其核心自体发挥作用的结果。自体对象的选择性反应,促使婴儿通过变形性内化(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逐渐形成初始的核心自体。核心自体的形成大概在生命的第二年。初始的核心自体有三个成分,即原始的核心志向、原始的核心理想、原始的核心才能和技巧。前两者构成初始核心自体的两极,两极之间的张力弧促进儿童初始核心才能和技巧的发展。初始核心自体内聚性有限,还不稳定,还不能完全独立发挥作用,仍包含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父母表象。

 

2 内聚自体的形成

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夸大自体、理想化父母表象和原始的才能、技巧各有其发展路线,如果自体对象能充分发挥作用,满足个体的自体对象需要,夸大自体就会发展成志向,理想化父母表象就会发展成理想,原始的才能和技巧就会发展成成熟的才能和技巧,从而形成成熟的内聚自体。
2.1
 夸大自体的发展与志向的形成

夸大自体具有夸大性和好表现性,它形成之后,个体幻想自己完美无缺、无所不能,此谓夸大性幻想(grandiose fantasy)。而这一幻想会通过各种活动表现出来,这些表现夸大性幻想的活动就是所谓好表现性(exhibitionism)。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性需要不断得到确证、肯定和赞美,即个体的能力、成绩和品质需要不断得到肯定和确证,这一需要就是反映性需要(themirroring need);而起到确证、肯定个体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行为或能力、成绩和品质的对象就是反映性自体对象(themirroringselfobject)

在儿童心目中,反映性自体对象是其自体的一部分,为其发挥重要的心理功能,帮助其确证自己的存在、能力和幻想中的伟大。儿童具有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行为是正常的,同其所处的发展阶段相称。最早的反映性自体对象通常由母亲充当,在以后的发展阶段,双亲都有可能充当反映性自身对象,但在科赫特所提供的个案中,反映性自体对象通常由母亲充当。

如果充当反映性自体对象的父母人格健全,就能运用神入准确理解孩子的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性,并及时满足其反映性需要。但父母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能准确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也不可能每次都能作出恰当反应,这些不可避免的疏忽和失误,使孩子遭受适度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适度挫折促使个体通过变形性内化把反映性自体对象及其功能转变成自体结构。父母表示赞赏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内化为个体的自尊和活力;夸大性和好表现性发展成体现自信的正常行为和志向。志向形成之后,自体就发挥原来反映性自身对象所起的作用,个体不再依赖外在对象,而是通过现实活动,确证自己的存在和能力,提高自尊;与此同时,也能同他人建立成熟的反映性自体自体对象关系(themirroring self-self object relationship)。在成熟的反映性自体自体对象关系中,个体虽然希望自己的实际能力(而不是幻想中的能力)能得到他人的承认、确证和赞赏,但他能清醒地意识到他人是独立于自己的存在。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少量志向在婴儿早期形成,大部分志向在童年早期约24岁之间形成。


2.2
 理想化父母表象的发展与理想的形成

儿童具有不断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人物,并与之合而为一的需要,此谓理想化需要(the idealizing need)。被儿童理想化的人物就是理想化自体对象(the idealized self object),他在儿童心目中形成理想化父母表象(the idealized parental imago)。在儿童看来,理想化自体对象全知全能、完美无缺。当然,充当理想化自体对象的个体不一定真的具有这些品质,这些品质是儿童的心灵无意识地赋予的。儿童无意识地希望汲取理想化自体对象的力量,希望在遭受挫折时,能得到理想化自体对象的抚慰。总之,儿童无意识地把自己当作理想化自体对象的一部分,希望其为自己发挥重要的心理功能,维护自尊。

在发展早期,个体的自体与理想化自体对象尚未分化,个体还没有意识到理想化自体对象独立于自己,有独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他幻想理想化自体对象的本领就是自己的本领。在发展早期,这一与理想化自体对象融合的需要是正常的,与个体所处的发展阶段相称。母亲通常是最早为儿童理想化的人物,即最早的理想化自体对象。在以后的发展阶段,双亲都有可能充当理想化自体对象,但在科赫特所提供的个案中,后期理想化自体对象通常由父亲充当。

如果充当理想化自体对象的父母人格健全,就能运用神入准确理解儿童的理想化需要,接受其对自己的理想化和依附,并在儿童需要时为其发挥重要的心理功能。当然,父母的表现偶尔也会使儿童失望,使其理想化需要遭受适度挫折。由于适度挫折,儿童会逐渐认识到,父母虽然很能干,但不是万能的,他们也会有缺点,也会犯错误。与此同时,儿童会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并且通过变形性内化,把理想化自身对象及其功能转变成自体之中的理想和价值观。理想形成之后,发挥原来由理想化自体对象所发挥的作用,个体不再依赖他人维持心理平衡和自尊,相对独立于理想化自体对象,与之形成成熟的理想化自体自体对象关系(the idealized self-selfobject relationship)。在成熟的理想化自体自体对象关系中,个体欣赏理想化人物的优点,希望与其接触,分享其理想和价值观,同时又能意识到他们是独立的存在,而不会幻想自己能任意支配他们。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理想从婴儿早期开始形成,大多数理想是在46岁期间形成的。


2.3
 他我自体对象需要(alter-ego self object need)和才能与技巧的发展

我自体对象就是个体心目中与己相似的人物,而希望同与己相似的人物在一起就是他我自体对象需要。在人格发展的所有阶段,在亲子、恋人、夫妻和朋友等基本的人际关系中,都存在他我自体对象关系。在人格发展的所有阶段,我自体对象都能巩固和支持自体。随着自体的发展,我自体对象关系不断成熟。在幼稚的他我自体对象关系中,个体还没有意识到充当他我自体对象的个体是独立于自己的存在,其自身还没有同他我自体对象完全分化;在成熟的他我自体对象关系中,个体意识到充当他我自体对象的个体是独立于自己的存在,其自体同他我自体对象完全分化。如果充当他我自体对象的人本身人格健全,就能运用神入准确理解并满足个体的他我自体对象需要,就能促进个体才能和技巧的发展,反之就会妨碍个体才能和技巧的发展。因此,“在他我关系中,由技巧和才能所构成的中间区域是主要接触点。

 

摘自:

蔡飞,广义自身心理学人格发展理论述评。心理科学,2008314):922-924

(注:本文将原文中的自身改成了自体。)

   
  

电话:0571-87799633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山阴路590号金帝高新科技广场3号楼西单元8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