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自闭症父母教育孩子的两个误区
不少父母对自闭症孩子并不理解,他们常常希望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帮孩子走出自我:一是企图通过暴力和惩罚,强迫孩子开口说话;二是整天在孩子耳边不停重复一句话、一个词。
上述两种办法对于自闭症患儿来说不仅是无用功,甚至还会适得其反。自闭症孩子不愿搭理人,不是他们故意和父母对着干,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理解这个世界,如果他们能弄懂父母为什么打骂和惩罚,那这个孩子就不会是自闭症患者了。大脑的边缘系统在人的学习和记忆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边缘系统中的海马是记忆中最主要的部分,杏仁核则和情绪有很大关系,可以判断经历是愉快、紧张还是难过、恐惧。通过愉快的治疗,可以刺激杏仁核和海马协同作用,从而更容易学会新的东西。如果父母企图用惩罚逼孩子学习,孩子即使在高压下暂时学会了某样东西,但他会将其贴上痛苦的标签,这样的记忆不会永久储存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当然也谈不上有用。
对策
互动游戏可帮患儿走出自我
怎么让自闭症孩子开口说话?孩子的语言障碍可能由很多因素引起,有的是不知道运用嘴部肌肉,有的是听力问题,有的是智力问题,只有先找出原因方可对症下药。
语言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先着手训练患儿掌握控制呼吸、咽喉发声以及嘴部运动,然后才能过渡到语言。而如何进行这一系列训练,互动游戏是最好的办法。用游戏本来的乐趣来控制患儿的情绪和反应,吸引他的注意力,观察他的表现,诱使他在愉快的玩乐中提高交流与语言表达能力。
专家演示
“苦头加点甜头”让孩子学说话
在给5岁的小朋友涛涛做治疗时,Trish先从涛涛妈妈那了解到,涛涛最大的问题就是从来不说话,不管高不高兴都只会发出尖叫,不喜欢别人碰他的脸部和嘴巴。Trish表示,要让涛涛开口讲话,首先第一步应让他注意到自己的嘴巴。
怎么完成这个目标?Trish说,总的来说,一点苦头加一点甜头,这就是互动游戏的精髓。Trish解释说,先要找出涛涛喜欢的东西,诱惑他加入互动游戏,在他喜欢的游戏中一点点加入他不喜欢的刺激,然后逐步加大刺激的程度和频率,每次都到涛涛快无法忍受时暂停,待他得到想要的甜头后再重新开始。
第一步
找出孩子的“兴奋点”
为了找出涛涛的兴奋点,Trish真可谓是“出尽百宝”,她拿出一个一拉就会震动的玩具,先演示了一会儿,然后塞到涛涛手中,但涛涛立马扔掉了。接着,Trish又拿出一个对着它说话就会张嘴的小鹿,涛涛仍然看都不看。接着是一根一吹就冒出一个弹球的棍子,但涛涛仍然没兴趣。但Trish观察发现,同样是不喜欢的玩具,涛涛似乎更喜欢黄色玩具。于是,Trish向涛涛扔出了一个黄色气球,这次涛涛接住了,并咯咯笑着把气球抛给妈妈。Trish说,这已经是个进步。
第二步
和孩子进行眼神交流
游戏的第二步,是和涛涛成功进行眼神交流。涛涛喜欢闪闪发光的东西,Trish就投其所好,拿出一个孩子们常玩的肥皂水吹泡泡。果然,晶莹的肥皂泡飘起来,涛涛兴奋地满场追逐。就在涛涛满心期待下一个泡泡升起的时候,Trish突然把圆环放在自己的眼睛上,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涛涛和Trish的眼神正好撞在一起。在几次成功的对视之后,下一次肥皂泡升起后,Trish把圆环套在了自己的嘴巴外,这次涛涛的眼神再次如期尾随而至。
第三步
接近孩子的嘴巴
游戏的第三步是接近涛涛的嘴巴。爸爸拿出一个摇动发光的小兔子压在涛涛的咽喉上,待他不愿意时再拿开。Trish说,压住咽喉是为了让涛涛体会咽喉震动时的感受,刺激他逐步学会发声,而接近咽喉也是为接近嘴部做准备。Trish拿出一个闪闪发光的水瓶,假装很夸张地喝水,嘴里发出“波波”的声音。涛涛显然喜欢这个瓶子,在Trish做这些时,他一直目不转睛地看。接下来,Trish把水瓶往涛涛嘴边送,尝试了几次,涛涛虽然不愿接受水瓶,但对于Trish摸摸其脸部的动作明显比一开始接受了很多。最后,Trish趁涛涛不注意,把一个蘸着涛涛喜欢吃的甜酱的牙刷成功塞到他的嘴中,涛涛愕然了几秒,虽然看起来很不高兴,但最终还是认可了这次“偷袭”。首次互动游戏治疗成功。
总结
互动游戏要保证频次和时间
在最后的总结中,Trish指出,自闭症患儿的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保证游戏的频次和时间,逐步让患儿的注意力越来越容易集中,每次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长,从训练呼吸、发声开始,慢慢过渡到语言训练,最终改善患儿的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
文章来源:新浪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