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塑造人
李子勋
说到双亲对孩子的教育,我就想起一个故事叫临江之麋。讲一只小鹿从小与几只小狗作伴,在它看来狗是一种友善的动物。长大以后,主人带它重返自然、回归森林。不久,它将凶猛的猎犬看作朋友而惨遭恶运。自然界普遍存在一种印刻效应,即刚睁眼的小鸭会把孵蛋的母鸡看作妈妈;长大的鱼会游回它的出身地去产卵。人类在幼年时期,双亲与环境对其心身体验产生的影响很像这种印刻效应。如果说孩子的心理、个性出生时是一张白纸,五岁时已被双亲想当然、胡乱涂鸦到无处可再下笔。一位女性告诉我:"儿时非常痛恨母亲因为烦心之事打我出气,曾经发誓为人母时决不动手。不想世事难料,我的女儿依旧成了我的替罪羔羊。看到女儿泪眼汪汪且胆颤心惊,我真感觉是造化弄人"。不妨记住,你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可能来源于你对儿时经历的反刍。
记得小时候,我的邻居娶了一位二十岁的漂亮媳妇,行为乖巧,深得大伙喜欢。但她有个怪癖极其怕猫,怕到望猫即逃的地步。住宅院里,本有两户人家养了猫,一黄一黑,习惯了邀欢取宠,游手好闲。看到那女子避猫时那种风声鹤戾、草木皆兵的慌乱样,邻居们甚觉好笑,常装猫叫来逗趣她。一晚纳凉,大家围坐天南海北谈兴正浓。突然"猫呜"一声那只黑猫从天而降,正好掉在这女子的头上,只听一声惊叫人便倒了。肇事者这才明白玩笑开过了头,急忙送往医院,守了两天两夜她才从歇斯底里的状态下复原。从此,人们逗她的胆子已不再有,两只骄傲的猫也被主人送往它乡退避三塞。后来才知这女子的母亲有洁癖,厌恶一切小动物,从小就经常危言耸听来恐吓她。若干年后,女士虽不再怕猫,但她的儿子长到十二岁连刚出壳的小鸡都不敢碰,可谓青出于兰。恐吓也许是家长教育孩子最经常、也是最无赖的杀手锏。使用不当,孩子心灵深处就会留下难以消除的惊恐体验。
家庭塑造人的力量,远大于人们的想象。家庭教育可能包含一些传统、习俗的东西,也有一些家庭规则。这些规则反映双亲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我有一个朋友,她出身于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崇尚自由、平等与博爱。她的丈夫却是东北人的后代,夫权意识明显。他们在大学相识、相爱。恋爱时节,两人尚能平心相容、克己相待。结婚后,角色变了,尘封多年儿时耳闻目染的陈规陋习似乎顺理成章地来了个借尸还魂。家庭中优先权之争给这段原本美满的婚姻画了个句号。家庭两个字在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华人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尚的,这似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精神和文化沉积,一种荣格笔下的集体无意识。但家庭常常也在伤害人,可以不夸张地说,一个人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植根于家庭教育,而非社会之责。例如,喜欢把爱作为砝码来使孩子臣服就范,孩子就学不会怎么去爱和被爱;不能变换角色平等地和孩子相处,孩子就无法学到怎么与社会相处;以为批评和大棒就能给你的孩子一个好品质,恰恰你给予孩子的是精神和肉体都倍受折磨的自悲和自贬。溺爱与苛求是教育孩子最可怕的两个极点,但遗憾的是这两个极端常相伴而行。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上行下效、承先启后,受苦的永远是下一代。